2017看西安樓市冷暖以“住”為先

今年以來,西安樓市持續火爆,房價節節攀升,樓市調控政策嚴厲度與密集度超過瞭以往任何一年,且日趨精準化、精細化。隨著調控政策的深入,“房住不炒”已經深入人心,樓市供求格局也發生瞭可喜變化,2017年,西安樓市有哪些政策和大事件加持市場演變、影響置業決定?
在此,華商報梳理瞭對本年度西安樓市產生影響的政策和大事件,以便預判未來市場,也為購房者置業提供幫助。
1 西咸交由西安代管
15年西咸一體化的實質性進展
1月22日,西咸正式劃歸西安管理,喊瞭15年的西咸一體化有瞭跨越性的進展,於西安的意義非同小可,細數西咸新區15年的發展歷程,從2002年底西咸一體化協議的簽訂,到2006年西安、咸陽電話號碼同網。從2010年灃渭新區和涇渭新區的成立,到2011年西咸新區整體規劃的發佈和五大新城的成立,再到2014年初西咸新區正式升格為國傢級新區,以及如今西咸新區交由西安代管,可以說,終於有瞭實質性的進展。
60多萬咸陽人逐漸變成西安戶籍,西安、西咸公交將實現無縫對接……將西咸新區劃歸西安管理,有效拓展瞭發展空間、創新城市發展方式、提升城市能級、放大輻射效應,使西安自改革開放以來歷史上第一次擁有瞭大西安的格局和體量。灃東新城、秦漢新城、空港新城、涇河新城、灃西新城,西咸新區五大部分也借勢發力,迅速崛起。
2 史上最寬松戶籍政策
9個月時間 學歷落戶近10萬人
1月23日,繼西咸劃歸西安管理利好消息後,西安迎來“史上最寬松戶籍政策”的西安戶籍新政,可集中概括為“三放四降”:三放,即放開普通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的落戶限制、放寬設立單位集體戶口條件、放寬對“用人單位”的概念界定;四降,即降低技能人才落戶條件、降低投資納稅落戶條件、降低買房入戶條件、降低長期在西安市區就業並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員的社保繳費年限。戶籍政策調整的深度和力度之大,在全國同等城市中很是超前。
西安出臺戶籍新政後,杭州、成都、武漢等城市也相繼出臺或進一步放寬瞭吸引人才落戶的政策。目前“人才爭奪戰”在包括西安、成都、杭州、武漢、南京、長沙、青島、大連等在內的15個“新一線”城市中打響。據華商報記者瞭解,從今年3月1日到11月30日,西安出臺的“史上最寬松戶籍政策”落地的9個月時間裡,西安市共計遷入18.6萬人,同比增長408.9%。其中學歷落戶人數近10萬,具體合計為98724人,占戶籍新政落戶總人數的80.64%。這一串振奮人心的數字說明新政出臺後,大西安對人才釋放出瞭強勁的“西引力”。
多位專傢表示,未來城市競爭本質上是人才資源的競爭。一座城市所制定的人才政策,其實代表的是這座城市的戰略眼光。大學畢業生是優質城市寶貴的人才資源,他們更有朝氣,更有創新精神,代表瞭城市的未來。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副教授馬健認為,對高端人才的爭奪,將很大程度決定各市的城市地位。對西安來說,人才的流出或是流入將決定房價的走勢。
3 樓市調控
調控200餘次出臺各種“限令”
今年以來,樓市調控貫穿全年,截至目前,全國累計出臺調控政策超200次,樓市調控從“限購”、“限貸”、“限價”、“限商”再到“限售”,越來越嚴格。據統計,全國已有50個城市發佈瞭“限售令”,限售年限為2年,3年或5年,除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南寧等明確限售對象為企業,其他城市多對居民和企業售房均設置瞭不同的“禁售期”。
4月18日,西安出臺樓市新政,內容包括限購、限貸、限售、增加土地供應等方式給樓市降溫,同時加強市場整頓力度;5月19日,“房十八條”出臺,進一步規范商品房銷售行為,從供應端、銷售端嚴格把控,促使西安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……西安市場,不到一年時間已連續4次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,密集的調控強力抑制投資投機需求,降低樓市杠桿,保證樓市供應平穩有序,從多方位促使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。
4 信貸收緊
首套房貸款利率同比上浮20%
2017,嚴控房價的同時,貸款政策也在不斷收緊。從2月份開始,國內一線城市北京和廣州就傳出首套房貸款利率“上調至9折”的消息,下半年銀行貸款額度持續吃緊,緩貸、停貸時有發生,據融360監控數據顯示,11月份,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已達5.36%,相當於基準利率的1.09倍,環比10月上升1.13%;同比去年11月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4.44%上升20.72%。
華商報記者瞭解到,目前西安各傢銀行首套房貸利率上浮5%已成“起步價”,上浮10%是市場主流,個別銀行已經上浮瞭15%。此外,不少項目也提升瞭首套房首付比例,首付3成可以做,但是已不主推,如融創南長安街壹號、紅星紫禦半山、海倫春天等項目已經將首套房首付比例提升至40%,紫薇花園洲、金地湖城大境、中建國熙臺等產品的首付比例則提升至50%。
5 租售並舉
超48個城市出臺住房租賃政策
在中央層面密集推動下,各地政府積極響應,截至10月底,全國已至少有48個城市出臺住房租賃政策,各地政府也正加快建設政府租賃服務平臺,租賃藍海已開始啟動。
5月19日,我國首部專門針對住房租賃和銷售的法規——《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》(征求意見稿)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,其中對“房屋租賃”的各方進行瞭詳細的權責界定,對發展租賃市場給予法律保障,是房地產長效機制中的重要一環;7月,住建部等九部門提出要在人口凈流入大的城市發展租賃市場,並選取瞭12個城市作為首批試點城市;8月,國土部、住建部聯合發文,宣佈在13個城市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;10月十九大再次釋放“房住不炒,租購並舉”這一明確信號;隨後的11月中旬,浙江省級住房租賃試點城市確定為溫州、紹興、嘉善、義烏四地。房地產市場的“租賃風”已經吹向全國各地。
據易居研究院的研究測算,未來10年我國房屋租賃市場的規模將達到近4萬億,這個萬億市場目前為止還未成長出一個千億市值的公司,這意味著租賃市場整體還是一個待切割的“大蛋糕”。房企對這個萬億級蛋糕覬覦已久,龍湖、旭輝、華潤置地等眾多知名地產商紛紛自建長租公寓品牌,房企巨頭萬科更是斥資30億入股經紀機構大玩傢“鏈傢”。西安的長租公寓也迎來快速發展,目前西安長租公寓數量已突破20萬間,其中機構租賃企業即品牌公寓的數量接近5萬間,萬科、龍湖、萊安等地產旗下的長租公寓產品在西安已經陸續開業。
6 “全民找地”
西安放開土地二級市場
11月23日,西安市國土局宣佈放開土地二級市場交易,一石激起千層浪,眾所周知,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要經過劃撥、招拍掛等程序——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土地一級市場,它是土地所有者與使用者之間的交易,二級市場相較於一級市場而言,是指已經拿到土地的主體,再將手中土地轉讓、抵押或出租出去,它是土地使用者之間的交易。
2016年至今,在種種利好下,眾多一線房企紛紛撲向西安市場,通過各種途徑大舉拿地,一級市場搶地致土地熔斷多次,二級市場亦頻頻交易。先後進駐西安的萬科、恒大、碧桂園、旭輝、融創、中南、雲南城投、綠城、中糧等都積極通過並購及合作開發的方式儲備糧草,甚至有開發商公開發起“全民找地”,承諾拿地後重獎牽線人。


美國商標申請費用

顯然,二級市場需求強烈、買賣頻繁,已經美國商標查詢成為一級土地市場的重要補充,其活躍度並不遜色於後者多少,西安開啟土地二級市場無疑是重大利好。多位業內人士表示,開啟土地二級市場,不但能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,一二級市場聯動,土地二級市場交易活躍度也會提升。更有利於規范和完善市場秩序,房企間土地並購等相關行為將進一步提速,未來西安土地市場交易整體將趨穩。 華商報記者 陶青

美國商標登記
arrow
arrow

    djj131bt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